活性炭市场前景分析
活性炭行业是化学品制造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生产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活性炭材料。该行业以木质、煤质和石油焦等含碳原料为起点,通过热解和活化等工艺加工而成,形成了具有发达孔隙结构和丰富表面化学基团的炭材料。活性炭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林业“三剩物”、煤、石油焦等原材料;中游为活性炭的生产和供应环节,涵盖木质活性炭、煤质活性炭等多种类型;下游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环保、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领域。活性炭行业的发展契合国家低碳、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带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活性炭行业发展现状
活性炭产业始于上世纪初的欧洲,经历了导入期(1900年代初-1950s)、成长期(1950s-1990s)和成熟期(1990s至今)三大阶段。欧美发达国家主导了产业发展的前两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进一步扩展,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活性炭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活性炭行业的新增长极,当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活性炭生产国和出口国。
(一)全球市场规模
根据有关权威分析显示,2024年全球活性炭市场规模达84.5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164.4亿美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细分为颗粒、粉末、珠状、聚合物涂层等类型,其中粉末活性炭因其使用方便和经济优势占据最大市场份额。按应用领域划分,市场细分为空气净化、水净化、制药、食品和饮料、汽车等,其中2024年空气净化细分市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由于全球空气污染水平不断上升,住宅和商业建筑对空气净化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活性炭在净化领域的应用。
(二)中国市场规模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活性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活性炭整体行业生产能力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活性炭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特别是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医药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活性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在环保政策推动下,活性炭在废水处理、废气净化和土壤修复等环保领域的应用需求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活性炭整体产量98.2万吨,其中木质活性炭产量35.4万吨,煤质活性炭产量62.8万吨。2023年我国活性炭需求量73.46万吨,其中木质活性炭需求量31.3万吨,煤质活性炭需求量42.16万吨。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活性炭工业区域特征明显,企业多以原材料所在地为优势进行生产。具体而言,福建、江西、浙江等林木资源丰富地区重点生产木质活性炭;宁夏、山西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则重点生产煤质活性炭。
二、活性炭行业发展潜力分析
中国活性炭市场竞争激烈,既有国内大型企业的竞争,也有中小型企业的竞争。一些大型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中小型企业则通过差异化竞争、成本控制等方式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在中高端活性炭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活性炭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尤其是在煤质活性炭领域。
(一)技术基础差距大。从活性炭行业企业拥有活性炭生产相关专利情况来看,根据Incopat披露的信息,截至2024年4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活性炭生产相关专利数量最多,多达61项,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数量排名第二,专利数为40项。排名前列的企业还有深圳市环球绿地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省鑫森炭业股份有限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浦士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等。
(二)原材料供应压力增加。除了煤质炭原料供应比较稳定外,木质炭的原材料供应出现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椰壳炭化料出现了原产国输出政策调整,部分国家要求在本国活化,这无疑会影响国内生产原料的供应,进而影响产业效益;同时东南亚的政局稳定问题、贸易摩擦问题、区域军事博弈摩擦问题也给椰壳原料贸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以前比较稳固的炭化料进口波动加重了受气候影响严重的国内果核壳的需求压力,椰壳活性炭供应的减少也会加重高档活性炭的供需矛盾,这将可能影响到中国活性炭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活性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
(一)环保法规和需求推动
随着全球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尤其是在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活性炭行业的需求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各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推动了活性炭市场的增长。活性炭作为一种有效的吸附材料,在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消费者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推动了活性炭市场的发展。例如,活性炭在食品和饮料行业中的应用可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味。
特别是在中国,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环境标准越来越高,作为环境深度治理技术的活性炭在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改良、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也日益凸显。
(二)技术创新与生产工艺改进
随着对高性能材料需求的增加,功能化活性炭(如表面改性活性炭、纳米级活性炭等)成为新的研发热点,这些改性活性炭具有更高的吸附能力、选择性吸附特性,并能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如医药、食品、精细化工等)的需求。
技术创新是推动活性炭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新型活性炭的制备工艺不断优化,功能化改性技术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拓宽了活性炭的应用领域。例如,活性炭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池及其他能源存储设备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其优异的电导性能和储能能力使其成为开发新型储能材料的重要方向。
(三)新兴应用领域
活性炭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工业吸附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水处理、医药、化工、冶金、烟气净化、国防等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下游需求市场的景气度和适用范围都将得到不断提高和拓展,下游客户对活性炭产品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
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工业废气和污水需要进行治理,活性炭市场需求不断上升。活性炭作为一种高效的吸附材料,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同时,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也为活性炭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
(四)绿色可持续发展
随着对环保的重视,活性炭行业逐渐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型。通过废旧活性炭的回收再利用、废弃物的高效利用以及产品的环保设计等,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环境负担。
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增长潜力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对清洁水的需求空前增加。同时,发展中国家政府日益重视提高供水质量,以解决农村地区清洁饮用水不足和工业增长带来的水污染问题。政府对水质和使用的更严格监管将为水处理活性炭带来增长机会。
总体上活性炭生产格局将会出现以原料辐射为中心的调整,国内市场价格将逐步走高,国际市场价格增速低于国内市场价格。
华禹活性炭张经理
华禹活性炭孙经理